在《善女人传》记载一个故事,有一个姓杨的老太太,她是杭州人,住在北门外的石灰坝,年纪五十多岁,中风,因此无法活动而躺在病床,整天因为病苦而痛苦呻吟,很可怜。当时有一位旅
问: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然而净土法门见地的建立,主要是仰信佛语。比如,能确信释尊所说:;从是西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何难之有?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
一个佛门的修行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修行方法,明确了修行目标,无论你修哪个法门,都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如何使所得与所修尽快相应,那就得需要掌握一些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与自己不相干的,不要说,不要去打听,不要想知道。中国古人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
信愿行是一体的 所以,信愿行是一体的,信顺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称念弥陀的名号,那么,这样的众生,念念之间──他每念每念的念佛,当下成就了跟六字名号一样的功德,&ld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世六根具足,头脑灵敏,又能够发心学佛,能够听闻到正法,因此要珍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
信道不真 便难成道 (刘宋 慧全) 信道不真 便难成道 (刘宋 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