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佛陀学习,无非就是要使自己的断德、智德和悲德不断的增进圆满,也就是圆满自利利他的事业。佛在《法句经》里说:得生人道难,生得寿终难,得闻正法难,遇佛出世难。我们已得难得
心即是佛,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哪里都离不开,因一切唯心造。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须知此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他的过程与差别。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一个
修苦行和往生有直接关系吗?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世多劫修积善业的结果。六道中,除了人道之外,寿命都很长,因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 “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复得二定:一
问: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大安法师答:《观经》上品上生章中,开示有三类根机的众生,奉行三种行法
师教弟子有五事:当令疾知、当令胜他人弟子、当令知而不忘、诸疑难悉为之解说、欲使弟子智慧胜于师。——<六方礼经)百丈山怀海禅师上堂时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参马祖,被法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或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 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