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藏经讲解

钟茂森地藏经纶贯

编辑:钟茂森   发布时间:2019-06-25 15:10:55   阅读次数:

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经全文

钟茂森地藏经纶贯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纶贯》。我们刚刚圆满了《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研讨,在学习完整部经文以后,我们现在来学习《纶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在讲经或者是注疏,在没有讲经文以前,就会把全经的大意给听众做一个介绍。这种介绍有时候称为玄义,就像天台家用的「五重玄义」,华严宗贤首所用的是「十门开启」,这些都是对于一部经做一个概要的介绍,在这里青莲法师用「纶贯」这个名词。青莲法师是康熙年间一位大德,他的法名叫做灵椉,他所用的《纶贯》,包含了天台家五重玄义,但是又比五重玄义内容更丰富。我们今天开始来学习,从这个学习当中,我们希望能够深明《地藏经》的旨趣。

这个《纶贯》一开头,在没有介绍五重玄义之前做了一个序文,这序文并不算长,可以分成五个段落。这个《纶贯》可以说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地藏经》的同修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坚定对佛法的信心,对地藏法门的认知。我们这次的学习是完全依照我们的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法师在一九九八年底在新加坡净宗学会讲的《地藏经纶贯》,我们是依他的讲记进行复讲。我们来看《纶贯》的文字:

【原夫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无相无名。绝思绝议。作群生之依止。为万法之根源。究竟号中道正空。褒美称第一义谛。】

这是第一段,这段是为我们叙说法界的根源,或者说是法性的根源。所以青莲大师在一开端就把这个根本的问题介绍出来,我们说法性也好,法界也好,都是指的一桩事情。法性是从体上说的,法界是从用上说的,所谓有体有用,体用不二。这段话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讲我们这个宇宙一切的现象从哪里来的,确实,这简简单单的一段话就把宇宙万法的根源说出来了,这是我们『一念自性』所现的。一念自性,自性,我们学佛的人常常会看到这个名词,自性是什么?自性就是一念。这一念很难懂,有的时候我们叫它真如,有的时候叫它本性,或者叫它真心。

为什么说它很难懂?因为如果我们想去体会这一念,去想想这一念到底是什么,这刚想已经落到了第二念、第三念,这一念就没有了。所以见不到这一念,就见不到这个自性。如果我们能够见到这一念,在佛法里面说你就见性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就不是凡夫了。这个一念说的就是宇宙万法的本体,要见到这一念,怎么见?凡夫见不到,不仅说六道的凡夫见不到,包括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禅定功夫非常深的,他们还是见不到;乃至于离开六道的,证了小乘圣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没见到;阿罗汉再往上,四圣法界的菩萨,乃至四圣法界的佛,他们也没有见到。所以你看这个事情难,没有出十法界的人都没有能够见到这一念自性;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够见到一念自性,你就已经超越了十法界,你进入了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从哪里来的?一真法界就是我们这一念现的,一念就叫一真;如果是多念,这一真法界就变了,变成什么?变成十法界。这个十法界的「十」也不是指数字,它是代表圆满,代表无穷尽。无穷尽的法界从哪里来的?统统从我们的念头产生的,正所谓《华严经》里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讲的就是这一念,现的是一真法界;唯识所变就是多念,这一念之上又产生二念、三念,无数的念头就产生无数的法界,所以法界无量无边,归纳起来我们就说它是十法界。我们晓得一念就变现一个法界,我们人一天到晚打多少个念头,这每一个念头都变现一个法界,前念和后念就不一样,前面一个法界跟后面一个法界就已经不同了,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法界,它们好像有联系,实际上没有。我们看到的好像在相续、好像在相连的这个现象,这是我们的幻象,我们的错觉。这个相续相,祖师大德,永明延寿大师在《宗镜录》里面就说,这个是相似的相续相;换句话说,这个相续相不是真实的,相似而已。

真实的是什么?念念的法界都不一样。一个人,他自己不同的念头都产生不同的法界,这么多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他们都有无量无边的念头,那正是法界重重无尽,真是无量无边。法界,我们现在的话就说是宇宙,我们问,这个宇宙停留的时间有多久?我们现在看这个地球寿命已经有四十六亿年了,这个宇宙的时间有多长?从它的产生到它的灭亡到底有多少时间?如果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现象,就是这个法界,我们说宇宙存在的时间是剎那际,这剎那际是一瞬间,法界已经变了,它变化的速度太快太快了,不是说一秒钟变一次,要比一秒钟变一次快得太多太多了,剎那剎那的在生灭。

所以我们凡夫真的是凡眼,看不到这个事实真相,还以为这个宇宙在相续、在持久,事实上它是剎那之间在生灭。经上为我们做了个比喻,说一弹指里面就有六十剎那,剎那时间很短,一剎那里面就有九百个生灭。我们说弹指,假如我们一秒钟算弹四次,那一秒钟会有几个生灭?四乘六十乘九百,总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这个生灭是讲我们念头的生灭,当然也是讲法界的生灭,这个我们自己觉察不出来,怎么可能觉察到我们念头一秒钟里面二十一万六千次生灭?怎么能够看到这个宇宙也是这样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就像我们看电影,这电影后面是底片在那里换,换了一张之后,又给它加一张新的,然后很快这张又拿走,后面又一张放上去,过去老式的放映机是这样子的。这个开合更换影片的速度有多快?一秒钟二十四次;换句话说,一秒钟这个镜头开合二十四次,换了二十四张底片。放映在银幕上我们一看,这些影像在相续,这个人动得很正常,一切运动没有什么异样,你看我们的眼睛被蒙骗了。实际上那个影像有没有动?没有动。这个影像有没有在相续?实际上没有。你在它的摄影机后面看,一张底片一张底片,每个都是定死的,它没有在那运动,一张一张又是独立的,没有联系的,只是它在不断更换的时候把你的眼睛蒙骗了,你以为这个影像在相续。所以我们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都看不出来,怎么可能看到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这只有佛能看到。

所以青莲法师在《纶贯》一开端,就把这一念自性,这法界的根源为我们找出来。当一念自性现的一真法界,现出来以后,我们的识把这个法界给转变了,识在不断的生这些念头,所以法界也在不断的变化,剎那剎那的生灭。

我们先来看自性。《华严》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心就是指自性,它是法界的体;唯识,这个识其实它根还是心性,只是迷了以后就变成识。自性起作用,作用被扭曲了、被改变了,所以我们叫它唯识所变,结果把现出来的一真法界也变成十法界了。这个一念自性是什么样子的?这里青莲大师说『体元湛寂』。所以自性的体是什么样子?湛寂,湛是很清净、很清澈,寂是很空寂。所以我们不能够把这个自性坐实了,如果把这个自性认为是一个实体,你就没办法体会湛寂的意思,因为你把它坐实了。所以真正要怎么样求明心见性?古人教我们要「虚求」,虚求才能够知道万法皆空。既然万法皆空,你怎么可以把它坐实?

万法都在变化当中,这个变化的根就是识。识,我们一般说这是阿赖耶,在相宗里面给我们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一念不觉,就有点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混沌初开」这种状态,叫无明,叫不觉。这个不觉它是一种动相,自性是湛寂的、是不动的,但是无明就不觉,这一念不觉就产生动相,这就叫无明。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无明的动相产生了三细相,这三细相又变成六粗相,然后辗转这样子去衍生,就变成我们现前所看到的宇宙,这些山河大地、芸芸众生。我们了解这个情况知道,看到这些山河大地、芸芸众生,知道它的体是什么,是自性。万法这一切现象都是动相,但是它的体是不动的。

我们想要见到真、自性,自性是真,万法是妄。真在哪里,从哪里找真?是不是说万法之外还能找得出一个东西叫真,万法之外还能找到一个自性?那你就叫坐实了。真在哪里?真就在妄里面,所谓真妄和合,我们在这十法界里面观察一切的现象都是真妄和合。知道虚空法界是阿赖耶识变现的,而阿赖耶识的体就是自性,所以我们生很多的念,这每一念它的根在哪?都是这一念,离开了一念哪能有二念、三念?就不会有了。我们可以用个比喻来说明,如果把自性比作月亮高挂在天空,我们看到这个湖水里面,或者是一盆水里面,里头映现着月亮。这映现的月亮就是宇宙的万法,它是本空的,它是幻有的,真在哪里?真在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就是一念自性,如果没有一念自性,没有天上的月亮,哪里能找到水里的月亮?水里的月亮就是从天上的月亮来的。所以我们明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宇宙万物真的都是真妄和合的现象,离了真没有妄,要在妄以外找真也找不到,所以这叫做体元湛寂,自性是这么一个状态。

自性湛,就是六祖大师说的「本自清净」,毫没有污染、没有风浪;寂,寂然不动,就是六祖说的「本不动摇」,这就是寂。这些都是形容真心的,这个真心能现能变,所以真性(或者真心、自性)也称为法身。法身我们本自具足,一切的宇宙万有都是我们法身自性所变现的,有人会觉得比较难理解,难道你说他这个人也是我变现出来的?月球、太阳,这些星系这么宏大不可思议,我自己想都想不明白,怎么可能是我自己变现出来的?确实是自己变的,古人常常用梦做比喻,你看人作梦,你在梦里面梦到山河大地、梦到众多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你讨厌的,你在梦里或者是悲哀哭泣,或者是欢喜雀跃。可是问一问,你在梦里面所见的是从哪来的?是谁变现出来的?确实是我自己变现出来的,这个梦境没有一个人造出来让我去做这个梦,是我自己心变的。那变现出来的梦境叫妄,既然是梦境当然不是真的,所以叫妄,虽然妄它又真有,你能看得到。所以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宇宙万有,虽然看得到,虽然六根能够接触,但是知道它本身是妄的,而这个妄的境界又是从你这真心里现出来的,所以叫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妄和合。从这梦境里比较容易领悟。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够承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我这一念心性变现的,所以跟我自己是一体,正如梦境里的山河、大地、人物都是我自己。承认宇宙一体,你才真正会发起对一切众生慈悲关怀的心,这个心就是佛门里常讲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众生跟我一体,当然自然要照顾、帮助一切众生,这叫无缘。无缘是没有条件,对众生的慈悲、爱护不用讲条件的,正如自己的一体,如果是左手痛了,你右手很自然的就去抚摸、就会关怀,还要讲什么条件?还要讲什么原因?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你才知道什么叫做自爱,自爱就是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真正懂得尊重爱护一切众生,才懂得自重自爱。

我们了解了这一念自性以后,就会问,我怎么样才能够见到自性?要见到自性,首先我们要知道障碍我们见到自性的东西是什么,佛家常讲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个是障碍我们见性的。所以真正怎么修?就是放下这三样东西,这是在佛法里讲,要修戒定慧。佛家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可以说每个法门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很多,譬如说念佛方法、密宗的持咒方法、禅宗的坐禅的方法、教下的读经,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是修定。定是什么?练我们如如不动。因为自性本来是如如不动的,如果我们心动那就见不到自性,所以要保持一念不生,没有妄念,你就能够见到自性。

怎么修法?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学习?《金刚经》上教我们一个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修定,在念佛法门里面讲这是修一心不乱。什么叫不取于相?就是不着相,不要执着那个相,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随缘而不攀缘,攀缘就着相了,随缘那就是不着相。用一个我们现在常说的话来讲,就是要随顺自然来生活,不要违背自然生活,在吃穿用度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就是学怎么样生活。譬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要想今天的饭好吃,昨天的饭不好吃,太咸了、太淡了,这统统都不是随缘,都是在着相,外着了相,内又动了心。穿衣服也是,想今天要穿什么衣服才好看,我今天穿的衣服款式太旧了,出去外面笑死人,这样想的话都是动心了,一心不乱你修不成,你就没办法见性。所以真正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不动,不受外界的五欲六尘的诱惑,内不起烦恼、不起分别执着,你这个生活真的叫人生最高享受。所以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完全随顺自然的生活。如果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这些妄想、分别、执着,甚至还有占有、控制的念头,那你生的是烦恼,你不是在享受生活。所以湛寂就是真正的享受,那是心真正清净、平等、正觉,你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也能够懂得怎样成就自己和帮助别人。

下面讲的『自性之心,用本虚灵』,这是讲我们怎么样用心,用心要用真心,这个真心它的用是虚,虚则灵。所以在楞严会上,阿难尊者请问世尊心在哪里?世尊也问他:你给我找个心来看?阿难找了七个地方,佛都摇头,他没找到真心。佛让他找心,也没有跟他讲找真心找妄心,就是问他心在哪里?阿难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他坐实了,他不懂得用虚。所以佛法里面常常用「法轮」来做标志、来做比喻。你看法轮这一个轮,我们看到这个轮的相,它在转。它为什么能转?因为它有圆心。圆心在哪?圆心是虚的,你要找圆心找不到。但是有没有?真有,如果没有圆心这轮怎么能转?如果你把这个心坐实了,这轮也不能转,这个心要虚,轮才能够动。所以法轮这个比喻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万有的心在哪里,心有但是它是虚的,虚的不是说没有,而是你找它不到,六根都接触不到,但是它又是宇宙的主宰。真正懂得虚的人,这个人就见性了。

首页123尾页

本文链接:钟茂森地藏经纶贯

上一篇:王智隆居士地藏经注解    下一篇:梦参法师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