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继承了元代传统,喇嘛塔屡有所建,并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枣金刚宝座塔

北京有三座金刚宝座塔,正觉寺(又称五塔寺)、香山碧云寺、西黄寺清净化域塔都是这种造型。另外,昆明妙湛寺、山西五台圆照寺、正定广慧寺、呼和浩特各存一座,而以五塔寺雕刻最为精美。
云南傣族的“缅寺塔”也是明清时期的一种重要样式。缅塔多为圆形或多角形,其低伏的塔身,高耸俊秀的塔刹,显得绰约多姿,与喇嘛塔粗犷庞大相较,虽为同宗,但风格迥异。
曼飞龙塔(公元1204年),为一组多座的塔群。九座塔立于同一台基上,中心主塔高16.3米,周围环绕着八座小塔,塔身洁白,塔尖呈金色。大小塔尖,簇拥耸立,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傣族人给它一个形象的名字“笋塔”。这种群塔,很可能是金刚宝座塔的一种“缅化”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