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
佛法的四法印(有时称为四钥)是:(一)诸行无常 (二)有为皆苦,(三)涅槃寂静,(四)诸法无我。(编者按:初学佛者,对於「法印」二字也许会觉得陌生,兹根据佛学字典择要注
信是道源功德母吗? 问: 信是道源功德母吗? 没有闻思能具足信吗? 信有很多次第吗?对阿弥陀佛的信和对本心的信是有何差别? 闻思阿弥陀佛生起的信具足什么样的功德? 答:信心是一切法
修撰曾会居士悟道因缘 修撰曾会居士悟道因缘 修撰(翰林院掌修国史的官员)曾会居士,幼年时与明觉禅师(即雪窦重显禅师)是同舍,长大之后,因志趣不同,各自异途。曾会居士步入
我昨天鼓励小众,你不要看每天这样忙啊,忙啊,无形当中消了我们很多的业。有位小同学说,去年和今年不同了,以前,可能是信心不够,今年生起信心来了。我说,这个原因很简单,你为
本帖最后由 随喜功德 于 2013-8-23 16:40 编辑 转载,原标题:舍净土而择其它,是极为悲痛的事 你修净土法门,就是指向“宰相”之尊严,而不是得一点“小吏”的卑贱地位。修其他的法门,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好像这个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
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净慧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里的修行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禅,也包括念佛、学教、观心,总之是指佛教修行的一切法门。因
修福不如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