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观经四帖疏》纲要善导大师:自古圣道诸师竞相注解《观经》,但多有误判和错解!四、弥陀报身极乐报土凡夫入报全托佛愿 有关弥陀净土是报是化的问题,诸师或谓之应化土,认
商量--蚂蚁 商量--蚂蚁 一日,忽见房中蚂蚁顿增,寸步皆有相伤之虑!姑且抓起一只,看似队长的大蚂蚁,放在掌心,先跟它三皈依,而后对它说菩萨!我不想无故伤害您们,但像你们来去穿梭
曹山本寂禅师
注:以我们凡夫的知见总是认为修的越多越好,但弥陀化身善导大师的观点正好相反,苦口婆心劝导众生一心专称弥陀名号。善导大师就最容易被误判的《观无量寿经》在《观经四帖疏》中做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少有人经过。一天,一名商团领袖,带领着五百位商人旅行至此处,
唯识是从哪里说起的? ──从观察自身看遍计执的积累 二麻子 静风 任何一个交谈的题目,理论的建立,都有个开始说话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话是说不起来的。对于
大愿业力──南无阿弥陀佛 「大愿业力」:大愿、大业、大力。 阿弥陀佛因地五劫思惟的誓愿,称大愿。 阿弥陀佛因地兆载永劫的修行,称大业。 阿弥陀佛果上无量光寿的能力,称大力。
佛法神奇,道交感应,不可思议。今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我很有福报,能够跟随上首下愚师父上人连打了4个准提七。 第一个七在台湾新竹的十方禅林峨眉道场,道场环境幽静清雅,殊胜庄严
【正讲】 这是第一段,先标举有正杂二行,然后举出五种正行。下面进一步分析: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