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敬惜佛经善书1.尊敬佛经善书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
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又不生恐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增广卷三·近代往
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若不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泛泛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所以,又在十方世界,示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给众生施无畏,慈悲济度。《妙法莲花经·观世音
印光大师说佛教感应故事 富翁子夭,转身变女 曹崧乔云:其父读书时,一同学,乃富翁子,极笨。先生与彼教,彼尚未会,其父听之,即可背。该富翁子早夭,后见其来,而忽不见,崧乔乃生一女。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2007年3月28~30日讲于韶关丹霞山锦石岩寺 【壹、安心篇】 四、普劝众机28. 「皆须修习」之文(劝一切人)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增广上.覆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怠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