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法要》伍、决修学疑难 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 如人度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众生,唯
佛在经上常常提示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个世间无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晓得人命无常,死生事大,决定不会去造业!我们这个世界污浊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一、深信因果(二)人生是苦娑婆之苦无量无边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习,不断思惟观察,用这个无常的道理在心中不断地熏习。问题是,你怎么
印光法师:人们都想趋凶避吉,但为何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文钞原文: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
印度佛教理论基本由佛教的哲学本体论、佛教哲学方法论、佛教宇宙观、佛教人生观、佛教宗教观、佛教政治观、佛教伦理观和佛教美学观等几部分构成。一、佛教哲学的本体论:“缘起性空
压力大,是因为欲望放不下 人生路上,应边走边看,边走边忘。直奔目的地的人生,只为一个目标活着,单调而繁忙。频频回头的人,既放不下过去,又错过了当下,总是痛苦和纠结。边走
印顺大和尚一行在灵山寺调研(顿康摄)
《灵岩法要》叁、劝信愿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