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地藏经讲解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佛不问姓,道不问寿,从他开始和尚有了姓

导读:佛不问姓,道不问寿,从他开始和尚有了姓有句古话:道不问寿,佛不问姓。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问道士年龄显然是对其道行的怀疑,不礼貌;佛教主张四大皆空,出家为僧后,便与俗世断绝了一切关系,当然包括父母赐的...
佛不问姓,道不问寿,从他开始和尚有了姓

有句古话:道不问寿,佛不问姓。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问道士年龄显然是对其道行的怀疑,不礼貌;佛教主张四大皆空,出家为僧后,便与俗世断绝了一切关系,当然包括父母赐的姓名,问姓名容易使其联想起在家的父母,这对其修行会造成干扰。

然而在汉传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一些僧人是有姓的,但不是从俗世父母继承来的,而是跟从师父姓,师父姓氏又从何而来?一般从籍贯姓,比如来自天竺的僧人就姓竺,如竺法护;如安世高,来自安息国(今伊朗境内);如支道林,其师来自月支。但这样又显得纷乱起来,容易与俗世混淆,于是道安大师主张:凡佛家僧人,都是佛陀的弟子,就应该跟佛祖释迦牟尼姓,统一以“释”为姓。从此天下的和尚都姓释,完整的名字是在法号的前面加上“释”,比如释星云(台湾星云大师),释学诚(前佛教协会会长),释永信(今少林寺方丈)等。

道安大师

道安生于312年,俗姓卫,自幼父母双亡,12岁出家。道安聪慧异常,在启蒙师父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佛教经典。后来道安开始四处游学,在北方的后赵,道安碰到了西域神僧佛图澄,拜其为师。在佛图澄的众多高徒中,道安脱颖而出。佛图澄不在时,道安时常代替佛图澄讲经,由于道安长相黑丑,但佛论高超,故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因手背有胎记,故人又称“印手菩萨”。

貌丑才高的道安

佛图澄圆寂后,道安离开后赵南下,至襄阳后备受东晋名士豪门推崇,如郗超(王羲之妻侄)。与道安相交最深厚的是习凿齿,时人称他们为“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习凿齿因为腿瘸,常被戏称为“半”人。一代枭雄苻坚挥师南下,说:“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一人”是指道安,“半人”便是习凿齿。

当符坚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道安时,道安却向符坚推荐了鸠摩罗什。于是符坚又派十万大军入西域,攻打龟兹。而鸠摩罗什也很推崇道安,称道安为“东方菩萨”,可惜当鸠摩罗什几经周折到达长安时,道安早已在长安圆寂。两位大师时空交错,惺惺相惜,终究未能谋面。

苻坚十万大军抢道安

道安是早期汉传佛教的先行者,也是集大成者。他在禅学和般若学两大佛学方面造诣很深

在早期汉传佛教缺乏系统的经典时,道安编纂了《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道安录》,为我国第一部佛典目录,共收录译家17 人,所译经律论 244 部,失源佛典 309 部,疑伪经 26 部,注经 25 部,总计 604 部。这部目录为佛教僧人拨云见雾,指点迷津,是僧人们修习佛教理论的指南针。

道安也是早期的译经家之一,译经计有10部,达180卷。他在译经方面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对后代译经具有相当的指导作用。200多年后的玄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不翻”原则,进一步发展了译经理论。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可能在鸠摩罗什这里不适用,因为对于这位伟大的译经家来说,翻译佛经不存在“不易”,只要翻译得通俗易懂、文采斐然,偶失本义也没大关系。

在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部僧尼规范正是道安制定,这对佛教在汉地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很难发展。事实上,正是由于后来北朝的一些佛教僧团不遵守规范,才导致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难“太武灭佛”。好多人把太武帝拓跋焘打击佛教归咎于寇谦之,这是不对的,拓跋焘在寺庙里发现了兵器和女人,才是灭佛的导火索。

仿佛预见到佛教后期的灾难,道安早就明确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来告诫佛教界。在后来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印证了道安的这句话。早期的佛教向来我行我素,不拜王者,道安的这句忠告也许在佛教内部震动不大,却影响了道教。道教的改革家寇谦之以此为指导思想而得到了北魏朝廷的大力支持,从而得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天师道改革。

道安上承佛图澄,下启慧远(净土宗初祖)。在汉传佛教中,佛图澄是开拓者,慧远是大成者,道安则是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

承前启后的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