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大师欧阳竟无居士于凌波 欧阳渐居士(西元1871~1943年),字竟无,江西宜黄人,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十月八日生。父亲仲孙公,曾任户部京曹,沉浮郎署,二十余年不得出头。竟无...
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于凌波居士 弥勒菩萨的全名是弥勒.阿逸多。弥勒二字,是印度梵语Maitreya的略译,全译为弥勒帝隶,或译为梅呾丽耶、末怛唎耶者这都是从Maitreya一字音译而来的。音...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 一、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
婆罗门教与四姓阶级制度于淩波 黎俱吠陀时代所歌颂的神,包括天空地三界,事实上全是自然现象现的神格化,如天界的太阳神,空界的风神,地界的河神等,名目繁多。其中地位最高的...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 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 “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 一、如来藏与佛性 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
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佛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悲智双运’。智是上求菩提的智慧,智慧梵语般若,经云:‘般若是诸佛母,诸佛自般若出。’悲是下化众生的悲愿。悲愿...
高鹤年居士与佛教慈善于凌波 摘自《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 高鹤年,名恒松,字鹤年,号云溪,以字行。江苏兴化县人,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生。他是近代的佛教居士、佛教...
醒世诗词选于凌波居士选辑 罗状元醒世诗 其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求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笑倚栏...
阿宗寺上师略传于凌波 目录 一、阿宗寺 二、珠巴仁波切一世 三、珠巴仁汉切二世 四、江嘎仁波切 五、甲珍仁波切 附:根造上师 —————&m...
认识我们的心于凌波居士讲述 中国有一句成语,说:“人贵自知”;外国也有这样的俗谚,是:“如何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不是说我姓张名三,二十五岁,大学毕业,...
随缘——随的什么缘学佛的同修,有一句口头语,就是‘随缘’。大家都常说随缘、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呢?原来随缘二字,具足应该说是‘随顺因缘’。因缘二字,在佛...
陈慧剑居士的生平与志业一、突然间的噩耗 中华民国弘一大师纪念学会创会会长、佛门大德陈慧剑居士,于民国九十年四月十二日--辛巳岁三月十九日下午七时许,在台北荣民总医院舍报...
一代佛学家吕澂于凌波 吕秋逸,名澂,秋逸其字,又作秋一、鹫子,早年以吕秋逸一名为人所熟知。他是江苏省丹阳县人,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 秋逸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镇...
专介净土--念佛法门于凌波 一、净土意义 修持的方法,如参禅、修密、观心、念佛。但在这些法门中,若求其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适合末法时期众生根性的,则惟有持名念佛的...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诸位同修,承佛陀教育基金会林总干事的邀约,来华藏讲堂与同修们结缘。这一次讲座报告的题目,是《佛法与生活》,也就是说,佛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今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