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伍后胜
笑,是人类良好心境和美好情感的外在表现。笑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笑也不能例外。
大英博物馆藏弥勒佛
笑为健康之宝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说明精神乐观可使气血和畅,则生机旺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民间有很多谚语。譬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等等。可见,情绪乐观,笑颜常驻,是人体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
笑也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大笑之禁
笑,虽然可祛病健身,但必须适度,必须懂得笑的宜忌。笑虽然不能称斤论两,但既然把笑比作治病的良药,就有个量大量小之分。适量有益,过量有害,而且往往会带来乐极生悲的苦果。《岳飞全传》七十九回,描述了“二虎骑龙背,笑煞老牛皋,气死金兀术”的故事,说得是牛皋抓住金兀术以后,骑在他身上,由于过度兴奋,哈哈大笑而死,这叫做“笑死人”。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述“大喜伤心”的道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乐极生悲的事时有发生。有的人多年夙愿一朝得以实现,兴奋无比,实然倒地而亡;有的是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或有什么意外收获,笑得前仰后合,而突然昏厥。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老,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高,或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要特别注意情志调摄,使之不要大起大落,做到既能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又不要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