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奘译)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晋译) 第十一愿者,使我来世,若有众生饥火所恼,令得种种,甘美饮食;天诸肴饍,种种无数,悉以赐与,令身充足。 (隋译) 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净译)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火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若闻我名,至心称念,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随意饱满;后以法味,令住胜乐,乃至菩提。
舜按: 建立:成立、成就的意思。
(奘译)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晋译) 第十二愿者,使我来世,若有贫冻裸露众生,即得衣服;穷乏之者,施以珍宝,仓库盈溢,无所乏少;一切皆受无量快乐,乃至无有一人受苦。使诸众生,和颜悦色。形貌端严,人所憙见。琴瑟鼓吹,如是无量最上音声,施与一切无量众生。 (隋译) 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虻,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衣服,种种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花鬘涂香,鼓乐众伎,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净译)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身无衣服,蚊虻寒热,之所逼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随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宝庄严具、伎乐香华,皆令满足;离诸苦恼,乃至菩提。
舜按: 蚊虻:虻音“萌”[méng ㄇㄥˊ],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 好:音“昊”[hào ㄏㄠˋ],喜欢。 华鬘:华同“花”;鬘音“瞒”[mán ㄇㄢˊ],古印度人用作身首饰物的花串。也有用各种宝物雕刻成花形,联缀而成的。 鼓乐:乐音“月”[yuè ㄩㄝˋ],击鼓和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