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佛这里一开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后面接着说,当生如是心,正是扫除发菩提心之相。如是心,是指后面的三句经文: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只是因为一念迷故成为众生,如果能一念觉悟,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灭度一切众生,不过就是恢复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这是菩萨应尽的职责,所以这里用的当生如是心,而不是当发如是心,正是为了扫除发菩提心之相。
古人在印经的时候,都是言简义丰,我们把这个我应的应,啰嗦一下,贯彻以下三句,大家就容易理解一些。就是应灭度一切众生,应灭度一切众生已,而应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用这个应我们啰嗦一点,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何以故,为什么当生如是心呢?下面是从反面来解释。如果菩萨心中有能度的我,所度的众生,就是有对待分别,分别,那还是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不空与凡夫没有两样,那怎么可以说是菩萨呢?所以说,应当按照佛教导的去做,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