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底下一句,『治身修业』,治身是我们现在讲的修身。民国初年,我记事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学校有这么一门功课,叫修身,有这门功课,小学生读的,小学好像是高年级,有修身。以后抗战期间就改了,改成公民,修身没有了,改成公民;抗战中期,好像改成公民应该是有三、四年,又改了,改成社会,所以我小学过程当中就经过两次,修身没有了。小学一、二年级就有公民,我好像是念到四年级,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公民就改成社会,与修身愈来愈远,现在好像学校里没有这个课程。那里面是讲伦理道德的,改成社会,这个伦理道德概念就很薄很少了,比例很少,里面常识就比较多一点。修身非常重要,中国可以说自古以来教学有非常严密、非常有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教人从格物开始,这个格物是什么?放下对於物质享受的欲望,你才能够提升自己品德的修养,如果对於物质这种享受的欲望不能控制的话,德行教育没有法子接受,所以它把这个摆在第一。格物而后致知,所以我们对於物质享受要淡薄。
在中国古时候,富贵人家对於儿女的教导,从小就要教他刻苦,不能教他享受
无量寿经菁华 (第十一集) 2009/12/29 华严讲堂 档名:02-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