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地藏经讲解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孝道的含义

导读:孝道的含义 第一层:养身。 勤恳本职工作,节省浮费,使父母衣食不缺,手有闲钱。但如果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就会象孔子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白话就是:现在所谓...
孝道的含义

第一层:养身。

勤恳本职工作,节省浮费,使父母衣食不缺,手有闲钱。但如果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就会象孔子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白话就是:现在所谓的孝顺,仅仅能不缺少父母衣食而已。如果这样的话,和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不尊敬父母的话,确实和养动物没有区别。所以仅仅满足物质需要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层:顺心。

孔子说“色难”。是啊,我们平时和父母说话是否和气,面色是否和悦,行为是否恭敬?如果你给父母冷脸子看,父母心里会多么难受啊。岂不是让人们觉得“ 养子不孝不如无”吗?顺心,就不能嫌父母唠叨。到底父母是怎么想的,你没听完真的知道吗?如果一个人连让父母把话说完都不肯,能算个孝子吗?顺心,还要考虑不能让父母有挂心的事。父母有难处要及时帮助解决,有疾病要赶紧求医问药。我们对众生的苦,还要发慈悲心,何况是父母呢?如果我们对父母都不慈悲的话,那我们对众生的慈悲就是假的,就是纯粹为了个人功德而做罢了。我们孝顺不是为了求功德,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是对父母十月怀胎、三年哺乳、成人以前的辛苦抚育的深切感激。一定要让父母心里没有不顺心的事和解不开的疙瘩。象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八十多了还穿彩色衣服唱歌跳舞让父母开心,有时故意慢慢摔倒装婴儿哭,让二老欢笑。这多好啊。 但还不够。

第三层:修身。

每日考虑养亲悦亲,还算不得尽孝,还要爱惜精神,不敢随便斲伤(说白了就是不要经常熬夜,不要手淫,不要房事过度等,唉。)不要犯法,还应该种德报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出保身修身的孝。你要是行为不好,人们会认为你父母不好。这不是给父母丢脸吗?

有人说我父母对我不好,我很难孝顺。父母对自己好,孝顺不难。对自己不好,孝顺才是真的呢。必须要父母对自己好才孝顺的话,那是在做生意。再说还有比大舜更难的吗?大舜的父母和兄弟在他上房修理屋顶时放火烧他,在他下井淘井时拿石头盖他。可是他无怨无悔,只是责备自己不能感动父母而已。

有的说我穷,无法孝顺。可是孝顺不仅仅限于物质啊。以前的孝子们,有的有代父受刑刀斧不避,有的万里寻亲性命不顾。就是遭了最苦境界,也能做出孝顺来。真是令人敬佩。

如果一言一行,总是考虑着是否给父母丢脸,是否对得起父母,方才叫做是孝顺。

但这还不究竟。

第四层:引导入佛

要知道父母和自己一样,也是生死凡夫。尽管我们从身心供养和从自身修养上都做得非常好,但若不把父母拔出生死苦海,百年之后,人天永隔,苦海茫茫,何处相见?要报亲恩,机缘难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千古流泪不尽的事。如果劝化父母信佛学佛,能把父母度到西方,永脱生死,直至成佛。这孝可就究竟了。

劝父母学佛,急不得,缓不得;缓不得,急不得。为何急不得

?急了容易强按牛头喝水,让父母反感。为何缓不得,父母父母年纪老迈,时日不久。各人善巧思维,能劝则劝,不能劝,则以礼佛念佛诵经等代父母忏悔,所有功德回向给父母。父母子女天性相关,只要至诚,冥冥中定有转移。父母的看法想法又不是死的,一定会转变。众生都会成佛,父母也会,要树立信心。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一位师兄的爷爷是老红军。他劝说无效,就代爷爷念200万遍阿弥陀佛,结果念到 100万,爷爷就学佛去了。二是我个人,我父亲抽烟四五十年,以前怎么劝也断不了。但在后学学佛进步的过程中,于去年自动不想抽了。

一个人孝顺父母,就有了根基了。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他们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是啊。一个人连父母这样的至亲骨肉、罔极之恩都不爱敬报答,他会对别人好?好也是假的,有所图的。如果一个人放弃了根本,一味从事末节修行,就等于把本来应该往树根上浇的水施的肥用到树枝树叶上了,虽短期看有效果,但终究不成气候。

印光大师开示说,人越过自己的本分去做功德,虽有小益,然而有大祸患埋伏在后面。若说人人都是父母,应该平等对待。话是没错,却理事不圆融,有点呆板,不懂推恩有序。众生固然体性平等,但缘分浅深不同。再说众生也不是都能理解众生平等的。亲人们看你重视外人胜过重视他,他就是要怨恨。我们何苦要招怨呢?还是照顾众生的看法,由亲及疏慢慢感化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