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衰微的第一个因素
十善,第一个是不杀生,第二个是不偷盗,第三个是不淫欲,这是身三善。十善业,一般学佛的人都把它轻视了,认为这是小小戒,没有多大的过失,往往疏忽了。殊不知十善业是戒律的根基,十善都做不好,怎么能持戒?今天佛法衰了,衰到极处,社会一般人看佛教都认为它是宗教,宗教的意味就是迷信。那再看看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我们对社会、对大众有什么贡献?实际上,佛教跟一般宗教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一般宗教集体在一起祷告,希望能化解天灾人祸。佛门也有许多法会,目的也不例外。可是世间人怎么看法?以为你是迷信,不承认你们这些祈祷的效果。这种看法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不无道理。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出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如果十善业道做到,都能够落实,我相信社会大众对佛门弟子会另眼相看,他佩服你、他尊重你。为什么?他没有做到,你做到了。不杀生是消极,积极的是放生。不偷盗,决定没有意念去占别人的便宜,这属于不偷盗,积极的是尽心尽力帮助社会,这前面讲的「当行布施之善」。不淫欲,十善里面对在家讲得多,它不是对出家人说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所以十善业道是普世的教育,在佛门里面认为社会大众每个人都应当要学习,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是自己妻妾,就不能有邪行的行为,一定要遵守。积极的,当行恭敬之善,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节。
今天学佛的同学,在家「十善业」做不到,出家「沙弥律仪」做不到,这是佛法衰微的真正因缘,第一个因素
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认真去修学,你在这个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可以去过诸佛菩萨的生活。诸佛菩萨是什么样的生活?是究竟美满幸福的生活,真做得到。所以,十善业道要能够落实,一定先落实《弟子规》,再落实《感应篇》,然后学十善业道就一点都不难,你真的能做到。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弟子规》;「慈心不杀」,在《感应篇》;「修十善业」,这是《十善业道经》。这三样东西分量都很少,一般人疏忽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在古时候,一百年之前,人人都学,从小就学会了。满清亡国之后到今年是一百年,这一个世纪真的疏忽了,不但没有人学习,最近这五十年说的人都少了,没人讲了,果报也现前了。什么果报?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烦恼比从前重,疾病比从前多,这是我们现前身心所感受的报应,我们居住的环境灾难多了,这都是不善心行之感召。
我们在分享里面说得很多,连现代科学家都肯定、都承认,我们起心动念与山河大地、树木花草统统有关系。我们的心善,没有一样不善;我们的心不善,那就没有一样是善的。所以在大乘佛法里面讲,决定没有自然灾害,大自然是健康的,大自然是美好的。灾祸从哪里来的?是我们不善的心行所感召来的,真正叫自作自受。佛到这个世间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用什么方法救?讲经教学,让我们都能明了事实真相,让我们真正明了整个宇宙跟我们自己的心行有密切的关联,决定不能大意。化解灾难在修正我们错误的心行,灾难就化解了,近代科学家也肯定这个说法。所以这三条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这是身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