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个特色,先告诉我们一件事的严重后果,即我们所谓的危机,然后再告诉我们处理方法。这是教我们先去寻找造成危机的原因。所以佛陀是从“苦、集、灭、道”开始讲,告诉大家痛苦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很多人听到“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宗教呢?
佛陀首先讲到苦。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危机不外乎就是生老病死这几件大事。人在遇到危机或者逆境时往往措手不及,而且都不愿意承认这些挫折、困难、痛苦、危机都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这个准备。
没有人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体会生病,所以很少有人在身体生病之前作预防。很少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波动会造成与身边其他人的关系发生变化,所以肆无忌惮,不约束自己的言语与肢体,任意妄为,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危机。
当然,这里面的主导者还是我们的思想。
人是很容易冲动的动物
因此我们要知道,任何时候都要对无常做好心理准备。就像佛陀讲痛苦,首先就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终究会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我们不要担忧或反感,因为这是很正常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应该踏实去面对所有这一切,这就包括要面对诸如生离死别等一切人生当中最让我们束手无策、很难靠人力去扭转的事情。
逆境和顺境的区分都在于我们的内心,顺我们意的就是顺境;让内心煎熬的就成了逆境。所以,事情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好与坏的不同。太过于顺意的生活,人会缺乏斗志,内心不够坚强,也很容易倦怠和迷失。而逆境对于修行人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这是对于我们修行、修心的考验。人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前行,都会随时与自己的内心抗衡和斗争。面对逆境,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