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称谓里,将居家有道之士称之为“居士”,而将那些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的居士称之为“优婆塞”(清信士)或“优婆夷”(清信女)。不过居士与优婆塞,二者含义虽有差别,然一般概以“居士”而统称之。
有一次,释迦族的摩诃男居士来到佛所,向佛陀请教说:“世尊!我们都是在家学佛之人。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居士呢?”佛陀回答道:“其实也不难。简而言之,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样的人,大体上就可称为居士。”摩诃男听后有些惊讶,疑惑地问:“世尊!就这么简单?”佛陀回答说:“是啊,一般居家学佛的居士,要是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啊!”摩诃男问道:“世尊!这么说,成为居士后,有没有其他需要做的?”
佛陀回答说:“摩诃男!那要看你如何去理解了。倘若要做一名出色的居士,那可不简单
佛陀说:“那当然!比如舍具足,此时就要求居士舍弃俗务,剃除须发专精修道;而慧具足则更为难得,就是修行四圣谛和八正道法门。居士一旦具足了舍具足与慧具足,就可以与出家比丘相提并论了。”摩诃男听后,紧张地擦拭着额头的汗珠:“世尊!看来想做一名合适的居士,那真是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