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作恶获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恶,则福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期我阅读了印光大师的一些资料,深为他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印光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1861—1940),
印光大师:为什么一切修持都要回向西方?发布:净山 日期:2014/3/22 8:32:00 一切修持皆回向往生,方合修净业之宗旨。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
印光大师关于怖苦心念佛法语摘录1. 念佛时,要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2007年3月28~30日讲于韶关丹霞山锦石岩寺【安心篇法语】一、 特别法门1. 「法门不同」之文(总判通别二门)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女人出门,大有妨碍,况用度艰难,更为不便。受戒一事,若男子出家为僧,必须入堂习仪,方知丛林规矩,为僧仪则,则游方行脚,了无妨阻。否则十方丛林,莫由住
来书所说二种邪见,乃以凡夫知见,测度如来境界。此种人,本无有可与谈之资格价值。然佛慈广大,不弃一物,不妨设一方便,以醒彼迷梦。佛由其了无贪心,故感此众宝庄严,诸凡化现,
理是诸法之本体,即吾人之心性、佛性、真如、自性、般若智慧等等。事是宇宙万有,包括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波与水作比喻,事是波,理是水。波即是水,水即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