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通身放下,彻底靠倒 那么,我们就“通身放下”,放在哪里呢?放在阿弥陀佛的誓愿里,惟有阿弥陀佛的誓愿可以依靠,可以有保证。阿弥陀佛以祂的大悲愿力说:“十方的众生
印光大师:论回向(发帖人:火塬)搜索更多相关主题:回向, 大师, 印光大师, 开示 回向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关于回向,《大乘义章》卷九之中,曾提出三种回向,即(1)菩提回向:谓回自己
历代净宗大德弘扬净土,阐发因果道理。慧远法师写有《明报应论》、 《释三报论》等,印光法师写有《文钞》及《嘉言录》等,经文中处处提到因果,唯因果可以警惕人心,从而止恶行善
原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善财洞住持、晋城白马寺住持隆慧长老(资料图)山西省佛教协会发布讣告 原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善财洞住持、晋城白马寺住持隆慧长老于2
印祖: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
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寺里的僧人散尽,只有一做饭的人随侍印祖。除夕夜,印祖给了做饭的人数百文过年钱。晚餐后,这人告假,想年三十夜里回家一趟
求子之道求子之道。人多背驰。汝欲得身体庞厚。性情贤善。福、慧、寿、三通皆具足之子。须依我说。方可遂心。世人无子。多娶妾媵。常服壮阳之药。常行房事。此乃速死之道。非求子之
闭关要旨原文 汝欲在灵岩闭关,真师已允许之,此再好莫有之机缘也。但当通身放下,并将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则自可得益矣。否则或恐着魔。凡着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