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处观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
印刷纸佛像与塑佛像的功德是否一样? 印刷纸佛像与塑佛像的功德是否一样?刻弘扬佛法的光盘与印经书的功德是否一样? 至于刻光盘与印刷经书的问题是这样的,一般来说我们所刻之光
原始佛教的人生观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八 释普通疑惑 (内分理事,心性,悟证,宗教,持咒,出家,谤佛,师道,戒律,经典, 中阴,四土,舍利,臂香,境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复周群铮居士书三复周群铮居士书三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
摘录于《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等著作。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正)复张云雷书二 持咒一法,但
印光大师在《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中早已明明白白地训勉我们:‘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绝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