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令佛像放光的故事 在善导大师之前,隋唐很多高僧各自站在自宗的立场上理解净土法门,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容易的,需要种种凡夫难以企及的条件,故当
善待生活多努力,珍惜人生要随意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身心本无累,累的是背负太多,再苦,都要用今天的微笑,把它吟咏成一段从容的记忆,再累,都要用当下的遗忘穿越万道
二河白道喻示意图一释迦发遣言︰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弥陀招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三心释”文中有
善体人意 善体人意 有一天,老师来作家庭访问,向李妈妈透露:小国每天中午都躲在校园角落,以两个馒头裹腹。李妈妈终于明白了,她流着眼泪,决心戒赌,并且说:「我的小国最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讲: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处诸缘,这叫三不问。不问时节久近,指的是
一、度化屠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在唐朝的长安城中就曾真实地发生了这样的一幕,而且此事就和善导大师有关。善导大师在长安弘法布教,广泛劝
问:人死后的去处是否依据每个人的善恶来论断,每个人头上的神明是否每天记录一个人的善恶?法师你常说种善因得善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既然是注定的,善恶因果是须经佛或神明的判
有一个人出家修行,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修得正道,拥有很多神通。后来他运用法眼观察天上、人间和地狱,发现自己的母亲正在地狱中受着煎熬。他于心不忍,多方设法想超度母亲脱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