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现代社会也在革命,但若不能够守住佛教真正的精神之所在,它就会变质。一变质,真正佛教就灭掉了,所以要守住这个本质。本质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
真正学佛的人,不求人间富贵,不求人恭敬,因为那个东西不是好东西。我们学佛不求人天福报,何况人间的富贵!我们学佛,要学知足常乐,生活能过得去就可以了——我吃得饱、穿
道场,一定要讲经、一定要修行!如果道场不讲经,那是香火庙,观光胜地,搞这个东西,于一切众生生死没有利益。今天建道场的风气很盛,弘法这个事情被遗忘掉了!现在有很多道场都建
1 人与人之间不可以结怨!结怨,生生世世都是麻烦。2 在许多国家地区,有很多人被;无形附身,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工作、不能读书,受一种无形的控制。3 无形的,实在讲,就是自己的冤
人有两条命,一个身命,一个慧命——身命得自于父母,慧命得自于老师。我们的智慧,在佛法里头讲;法身慧命。除身命之外,你要想到你还有慧命;除肉身之外,你还有法身。如何能
《华严经》上的四句偈说,‘故经云: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一尘如是,一切尘皆如是。我讲经这么多年,早年我就常讲,外面是大宇宙,身体是小宇
‘嗔心,于违情境上’,就是自己种种不如意,不适合自己的心理,不是自己的愿望,在这些境界里面起了嗔恚,忍不住了,‘不能含忍,不了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心
六道的业因固然很复杂,但是最主要的,天是十善业道,人是五戒。守五戒来生能得人身,不是佛弟子,守儒家五常也能得人身。我们常讲心量,我们修行生生世世都不能够有一个结果,原因
问:初学者可看哪些有关之书籍,以便能有次序的进入佛法中?所以了解之后,选择一门深入,这才能够真正有成就。关于佛学常识的介绍、介绍各宗各派的这些书,有,古时候有,近代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