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德、护法、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今天有缘和大家共同来了解我们的佛门大经,这是佛门里重要的一部经典,《妙华莲华经》。在讲这个经之前,我们先重新认识一下(佛教)。在座有些人对佛教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佛教三千年前出现在印度,当时印度有许多宗教,其中有六种高级宗教,他们用禅定功夫发现看到了六道轮回,所以六道轮回不是佛讲的。现在美国用科学证明了六道轮回,美国有40%的人相信(六道轮回)。
其实在三千年前印度的外道,心外求法就已经看到了六道轮回,但是,不晓得怎么突破,不晓得六道怎么来的,就以为这个六道是究竟。那么佛陀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帮助我们超越六道轮回。我们现在科学再发达,不要说超越六道,人道都没有超越,还停留在人间。
外国科学家承认不同科学维次空间的生物,现在佛教被很多人误会,就像我们刚才唱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为什么叫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学佛要先要对佛教的态度和认识这个很重要,我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学,我们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很多学佛的人为什么结果不理想,不是佛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起点就出了问题,学到后面糊里糊涂的,还被别人批评迷信,是我们佛弟子没有做好。原来佛讲的是,如果真正明白了经典,净业第三福讲“读诵大乘”,才知道佛教是那种大智慧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闻不到,都不容易听到,这个我们要明白,所以明白的话,佛教最低是帮助我们超越六道,当然后面还要知道,不但要超越六道、还要超越十法界,这是我们人间来讲不容易做到的。这才知道佛法的意义。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现在的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一生教学也没有这么长时间,而且(佛陀)是义务教育、义工,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佛是)大慈大悲,慈悲在什么地方?他的智慧在什么地方?所以在古时候,许许多多大富大贵把人间富贵放下,他为什么学佛,现在佛教被误会为旅游、学术,都不是释迦牟尼佛原版的佛教,我们皈依请法的时候:“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是最根本的老师,大学问、大智慧,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佛经,佛住世,我们就跟佛学;佛不住世,佛留下了经典,世间法讲“语录”,释迦牟尼佛讲经典就叫释迦牟尼佛“语录”。什么叫佛宝、法宝、僧宝?僧宝就是护持佛宝和法宝,现在佛教被误会、脱节,学佛也需要善根福德,如果没有善根福德,你所看到都是假相表面,不知道佛法的殊胜,很多人不知道佛法的好处,如果知道真相,没有不去学佛的,因为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世间法所看到的利益只是这一生,佛法的利益是生生世世的利益,为什么要修行,这个行就是行为,修就是改,把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改过来,没有人愿意自甘堕落,修行改过来以后,我们都得利益、得大利益,这个利益远远超过人间,不知道百千万倍,没办法比的。所以有一段时间在中国佛法鼎盛时期,唐朝、宋朝国家都没有人才,这些人才去哪里去了,都到佛门去了,了脱生死的利益是最大的。顺治皇帝说了一句话“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身难”,他有资格说这个话,我们世间认为最贵的是黄金白玉,他说这个不是最主要的,袈裟不是说大家都去出家,修道是大事情,有句话讲“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富贵”,不了解《净土三经一论》不晓得阿弥陀佛的福报有多大。在中国到北京的皇宫看一看,在西安到秦始皇的兵马俑看一看,你会觉得皇帝的福报大的不得了,但是如果对佛教对大乘经典了解的话,这些人间帝王的大福报都是微不足道。闻到佛法很不容易,但是闻到佛法还要闻到正法,据说全世界学佛大概六、七亿,基督教天主教各10亿共20亿,伊斯兰教15亿,三大宗教就是说,现在全世界十个人里有一个闻到佛法,这个闻有浅闻,刚刚接触一下,你要深入下去,所以大家刚开始对佛法要有个正常的认识,我们讲学佛,释迦牟尼佛这一生做什么,每天不间断讲法八个小时讲四十九年,一直没有停,当时那么多人开悟、证果,现在为什么佛法衰退,都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每部经叫如是我闻,先把佛教的正确态度认识,认识了,学佛位置才能摆正,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学佛是真正的关心自己,我们有两个命,世间法讲生理肉体的生命,佛法还有一个比身体更重要,叫法身慧命。临终要提升这个,这个才是真的,那个身体是生灭的,就像房子,大家都在换新房,肉体也是这样,房子坏了可以换,我会到更好的地方去买,小城市到大城市,大城市到国外好的城市。从报纸上可以看到,香港的好房子最近大多数是被大陆的富豪抢去,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佛也是在提升,世间法,人往高处走,并没有错,学佛要去更好的地方,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极乐世界是最好的地方,是虚空法界最好的地方,而且我们都可以去。平常说眼见为实,金刚经讲,眼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我们是什么眼,不要以为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世间法说眼见为识,也不一定的,如果哪天读经典,你智慧开了,观察就不一样了,就好像你没有学佛以前你这样认为的,你学佛以后就不是这样的,学佛把心量打开、把智慧开了,所以这个机会很不容易,这是我们对佛法的认识。我们今天有这个缘来共同学习妙法莲华经,老同修都听过“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其实哪部经能听懂都能开悟,哪部经能听懂都能成佛,金刚经讲“法门平等没有高下”,但是要清楚我们的根性有高下,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是针对不同根性的来讲。我们看“妙法莲华经”,讲到这个法,什么是法?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讲通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