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地藏经讲解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大只佬》影片从一开始就野心勃勃地抓定你眼球了

导读:《大只佬》影片从一开始就野心勃勃地抓定你眼球了《大只佬》在国内上映时,叫《大块头有大智慧》,还是删减版。很多人观影之后的感受是——这是什么玩意儿?事实上,《大只佬》完整版为92分钟,获得第23届香...
《大只佬》影片从一开始就野心勃勃地抓定你眼球了

《大只佬》在国内上映时,

叫《大块头有大智慧》,还是删减版。

很多人观影之后的感受是——

这是什么玩意儿?

事实上,《大只佬》完整版为92分钟,获得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题材在亮点层出不穷的港产片中,依然能脱颖而出——这是一部讲因果的作品。电影名称的英译是“running on karma”,(我个人的)翻译是“因果循环”。

以“佛家因果论”作电影的内核,听来枯燥,因而要拍得有趣不易。从电影名就能看出片方的心思:取个叫《大只佬》的名字(其实就是“大块头”的有意思),充满了戏谑。刘德华扛上硅胶大胸肌,跳脱衣艳舞(动不动就脱衣服),影片从一开始就野心勃勃地抓定你眼球了。

“大只佬”跳脱衣舞被查

刘德华的造型是亮点之一

所以,电影会因为与佛理关联而干巴巴吗?毫不。

反而,它用了很多元素来充填——

案犯个个如俗世奇人,飞檐走壁,有缩骨神功。

缩在铁盒里的案犯

浑身滑溜溜的小偷

用黑白影像与现实交叠的方式去表现因果。

警犬的上一世是虐狗的人

李凤仪上一世是日本兵,杀人无数。

取景的地点,从香港都市到深山老林,配乐又有旧武侠片的遗风。在故事的堆砌上,轻重分明,应该恐怖的地方,绝不手软,但一讲到感情,又很细腻。

街头相遇,像爱情片

命案现场,布局紧凑

特写:被打死的受害人

在深山老林的李凤仪

身首异处的李凤仪。

深入电影,最先要过的一关就是了解“因果”。“因果”并不等同于“轮回”或者“报应”。简单来说,无心插柳,而柳成荫,是谓“因果”,跳脱此法则的都不是“因果”。本片精彩在它没用寻常的规律说“因果”,更加抽象:上一辈子你是个凶神恶煞的莽汉,杀人无数,是“因”。这一世你是个慈眉善目的信女,没害过人,但因为上一辈子造得孽,你就得死,为“果”

被咬伤的重案组组长

大只佬还俗前的师傅

块头真的很大啊

附上一段摘自百科的电影简介: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拥有预知死亡异能的大块头和尚协助警方调查诡案,却发现自己深陷更离奇的因果劫难的故事。

“香港人信风水,所以凡事认同因果,不重正邪。多数电影正是如此。《第一诫》里最后的被上身,《神探》里犹豫不定却最终换枪,《三更2饺子》里的堕胎食婴,以及在大陆被阉的《无间道》。”几年前自己对香港大部分电影的总结,放在这里出奇合称。有位朋友说到,“对于因果观表达最确切的就是《大只佬》”,深表赞同。

影片在“因果”上的画面表达,看似抽象、没什么联系(上面有举例),却在最大程度上,解释了“因果”。如片中的一句禅语“佛只着力于一件事,当下种的因”,侧重的不就是“因”?但它不仅仅释义“因果”,更质疑“因果”,最后抽身于“因果”,以此为一条主线贯穿全片,完成探讨。

凤仪

我前世是个日本兵,

杀了很多人,

今世要我还,

我要被人打死?

大只佬

不是前世今生。

那个日本兵不是李凤仪,

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

只是日本兵杀了人,

李凤仪就要死。

李凤仪

我不明白。

大只佬

这是因果法则。

李凤仪

你觉得这样公道吗?

警犬的因果,上一世是小孩虐狗,这一世为狗,被子弹射中,误杀。李凤仪的因果,上一世是日本兵杀人无数,这一世被孙果所杀。鸟的因果,被了因误打致死。案犯的因果,上一世遭好友背叛,被好友偷袭而死,这一世同样遭好友背叛,怒极杀死好友。——这是“因果”的死扣。

在诠释因果上,有个细节值得推敲。了因在当和尚时,有个叫小翠的好朋友,被孙果杀死。孙果和小翠并无仇怨,他是一个从很远地方来的逃犯,杀人后隐于深山。李凤仪为打开大只佬(即入世的了因)心结,特意去深山找孙果,最后也是被孙果杀死。

依据因果论,小翠与李凤仪前世都是十恶不赦之人,所以才遭横死,并且双双殒命于孙果手下。其实全片对于孙果的刻画很浅显,乍一看,更像是为了“因”,而去得“果”。因为上一辈子作恶多端而这一世“该死”,即便这一死,无缘无故,不明不白。

尸首异处

“该死论”(姑且这么说)与“因果论”的不同处在于,前者认为后世的横死是理所应当,是具有主观性的复仇思维。而“因果论”则是人命理的一种平衡,此消彼长。——为了替李凤仪报仇,他去深山找孙果,要他杀人偿命。

在幻觉中,他遇见了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杀了孙果为李凤仪报了仇,却陷入了一种万劫不复的因果循环中。影片在这一段安排的极其出彩,两个人在观念相悖的斗殴中,出血、受伤甚至于被甩开的位置都一模一样,这也暗示了其实另一个人就是大只佬的心魔。

大只佬与心魔

最终大彻大悟的大只佬

孙果连杀两人,是大罪人,却得到大只佬的宽恕。大只佬法号“了因”,与孙果的名字稍加组合一下,却能得到“了孙因果”。于大只佬而言,只有真正过了孙果这一关,才算真正放下,才算了却这一段“因果”。面对“因果”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去“偿”,“因果”是注定的,与其参与到“因果”中,不如旁观,不如放下,这就是佛的“不闻”与“不问”。

善良如李凤仪该死吗?鸟该死吗?警犬该死吗?上一世的债为何要这一世来偿?这些咄咄逼人的问题,并没人会来解答。虽然面对是无数的,但“因果”是唯一的。

正是希望恶性的因果能了结

在电影里,大只佬总共两次脱去了自己全身上下的衣服,“大彻大悟”亦是分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打死了鸟,杀了生,看到了鸟的因果,却质疑鸟为何要遭遇被打死的“果”,这是“大彻”。第二次,坦然面对李凤仪人首异处的尸体,脱光衣物,这是“大悟”。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