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修行的成就不离善知识的摄受。什么是善知识的摄受?就是帮你消业,也是磨炼你的习气。我们所谓的敌人也是,如果你把他视为善知识,他就是来帮你消业,来磨炼你的习性的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则发脾气。为什么会发脾气?主要的原因,是无明和情爱在作怪。假
修道不要争第一 所谓:「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 这首偈颂,是警惕修道人,不可争第一。功夫到家,智慧现前,自然会有人评判你是第一,那才是真第一。
我们整天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就是信仰的意思,希望大家心里能产生信仰。 “全仗佛力”就是完全的信仰佛法僧三宝,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到佛法僧三宝中去,一点都不留下
修行:没有感应就是最好的感应 有些人比较执着于修行的感应。比如,通过持咒或观想产生了一些感应,做了些梦,有了一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神通。就常和人说自己能看到佛和菩萨
第一要默的人,在沉默中积极思考,在听取中有效取舍,结果往往能抓住要害,点石成金,足见真知灼见,令人感佩折服。其次,语言上的沉默并不代表思想上的空虚。沉默是一个蓄势等待的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啊!如果带着虚伪的心来做人做事,就很难维持长久,迟早他人发现,自己就一钱不值,人家就不愿跟你打交道了。所以真诚是做人与学佛最大的德
做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图片来源:资料库)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禅师说道:
修行,就是为了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学佛修行不能走弯路。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是修行的三个要点。没有出离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世间的,超不出轮回。没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