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要义缘起 周炳煌居士和我谈到,假如要宏扬佛法,真不知道从那儿说起好,比如基督教有一部圣经,只要一句信者升天得救的话,就可以做代表,反看佛教不知道拿什么做代表好,任
佛法可以治疗各种身心疾病吗?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病列为人生的四大痛苦之一。依佛法观察人生,平时有病的人,固然已在病苦中,即使没有病的人,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梵网经菩萨戒·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那么这条戒,我们看,自佛弟
圣一法师:
佛教超越您的经验(发帖人:溪客)《佛教科学论》索达吉堪布 著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世间上普通的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判断一切事物,但这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的感
因果循环律“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
佛使比丘著喇达那傩陀比丘译译者序第一章 浅说第二章 妄执第三章 三学(三无漏学)第四章 宇宙万有的三特性第五章 诸法实相第六章 我们所妄执之事物第七章 洞察之自然修行法第八章 七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是我们行为之法则。今期要讨论的是二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萌芽,经中土所传承之戒律,时至今日是否适用。五戒是佛教的基础教
佛教的五眼是什么?怎样获得?五眼在《俱舍论》等小乘论典中没有提及。因为萨迦派的果仁巴说:“六通,小乘行人可以得到;五眼,只有大乘圣者方可获得。”佛经亦云:“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