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这个
有福德的人,会与有福德的人相遇相处而共同建立他们的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有智慧的人,则与有智慧的人相遇相处而共同建立他们的文明、文化、道德、宗教等的幸□世界。有大福德
佛教闭关不再神秘,带你一探究竟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早起长期洞窟修炼,《禅
事物的相通常常妙不可言。禅宗南宗的创立人六祖慧能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佛性就存在于人的心中,人只要去掉妄念,就会顿见自己的清净本心,就成佛了。这就是顿教法门“
一、佛经以智慧修证为核心 在佛法的深远传承当中,我们可以觉察到一个根本的大传统,这一个大传统支持着佛法的兴隆。而当这一个大传统萎弱不振的时候也正是佛法的活力衰减,失去了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佛的智慧和福德深浅大小,‘无知即全知,无能即全能’。无知并不等于愚疑,无能并不等于无力。有和无是一体的两面,有存于无,无含容有;唯‘无&rsq
佛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佛由人修行而成佛的,不是宇宙自然的神。更不是什么三头六臂,飞天潜地鬼神。人人皆有佛性,人人修行皆可以成佛。佛是宇宙最伟大的圣者。祂具有
佛法大意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佛教的戒律非常多,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简单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