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间,把这些性相、理事、因果搞清楚、搞明白,这很重要,你才真正能看破,你才真正知道修行的道路,哪个路子该走,哪个路子不该走。明白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就
凡事往好处想凡事往好处想圣诞节前夕,甘布士欲前往纽约。妻子在为他订票时,车票已经卖光了。但售票员说,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可能会有人临时退票。甘布士听到这一情况,马上开始收拾出
古圣先贤教给我们,无论是物质生活,无论是精神生活,要知足,知足你就得自在。生活享受无需要去追求,一味地在物质生活上去追求,没有不造业的、没有不折福的,纵然你有福报,福报
一、舍绪愦闹其次,佛教我们热闹的场所少接近,喜欢热闹,你想想看,那心怎么定得下来?凡是佛禁止我们,不让我们做的,你仔细去想一想,都是障碍定慧的。所以佛教导我们修行的人要
如来是如语者,所谓;如语,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说,不增不减,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一点都不假。《金刚经》里面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这我们要相信。佛是无论
念佛,有时他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为什么?他不计数。这一句佛号像唱歌一样唱熟了,反而罩不住妄想。因此,念佛要计数就是这个道理。用念珠,一声阿弥陀佛拨一个念珠,不容易克服
《小止观》里头有治病十法。我们现在身心都有病,大病,不是小病。这十法里面第一个是「信,信此法必能治病」,这个法是什么法?断恶修善,具体跟诸位说,就是《弟子规》、《感应篇
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我们吃一餐饭,有没有想到这饭从哪来的?米从哪来的?菜从哪来的?佐料从哪来的?我们穿的衣服,衣服从哪来的?你就想到这个世间人有多少人为我服务,我们才
佛门常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包太虚是含空,量周沙界是容有,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真心,这是我们的本性。诸佛与法身菩萨都是这么大的心量,所以他能包容。我们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