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自心的重要性 听法时要用心去听,观察自相续与法是否相融。若相融,法才是正法。所修所闻之法都是为了调伏自心,所以不能在听闻上师宣法之时,心驰他处。 在没有进入佛
参禅的目的,究何所在?简单的说,在明心见性。心性者,众生本源,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受后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明心见性,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谓之。 昔香岩
发善心也有养生的作用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人在受到善的撞击时,常会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善是人体积极因素的起动器,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善,可加快气血流通。
发心的问题,我在讲《俱舍沦·分别业》时也提过,按照小乘的观点,发心的动机非常重要,三界轮回之所以形成,就因为有六种染污心;按照大乘观点,无著菩萨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发道心不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就